1060305福建甫田步行街梅峰光孝寺之旅
日期:106年03月5日 星期日
成員:我與同事,共5位。
地點:福建省甫田市;步行街、梅峰光孝寺
天氣:晴
前言:
梅峰光孝寺位於市區內勝利路中段。因宋時山上遍植梅樹,徽宗賜額“梅林佛國”,故稱“梅峰寺”。寺的前身原是一座觀音亭。宋元豐八年(1085年),地方名士李富之母黃氏舍地百餘畝,將亭擴建為寺。紹興七年(1137年),賜名“報恩光孝寺”。元代在寺內設官講。明嘉靖四十一年(1562年),倭寇犯莆,寺被焚毀。明萬曆年間重建。清代增建大小殿宇十多座,傍山而起,錯落有致。
在光孝寺中軸線上,依次分佈著六進殿堂:山門牌坊、天王殿、瞻拜亭、大雄寶殿、法堂(上為藏經樓)、大悲殿。左側分佈著伽藍殿、鐘樓、客堂、齋堂、僧舍、功德堂;右側次第為祖師堂、鼓樓、淨業堂、禪堂、方丈室等。整個建築依山而建,次第上升。光孝寺的整個建築古樸大方,巍峨壯觀,佈局主次分明,鍺落有致,建築總面積達1.8萬平方米,全寺占地面積達5.3萬平方米。
梅峰寺最為引人注目的是20世紀80年代建於山巔處的大悲殿。梅峰海拔雖僅55米,但兀立城中,加上高22米、三重簷、懸欄高閣式的大悲殿,就顯得格外宏偉壯觀。殿中一尊高14.2米的觀音坐像,高度為八閩之最。據說,僅金身貼塑,就用去黃金1.5公斤。殿中有羅丹(1904—1983)書楹聯一對:“峰頂參梅花,聽來百八鐘聲,聲聲入悟;門前對滄海,看遍萬千春色,色色皆空。”殿后有階級可登殿走馬回廊。
紀錄:
今日遊玩南少林及九華山後,搭打滴下山,也才13:30而已,時間還早,同事提議說要去甫田步行街,我們搭3號公交車前往。
於14:06至步行街,白天步行街,還是車水馬龍,未見封街,不若長沙步行街,只能讓行人步行專用:
於14:15至大路牌樓,看起應是一條老街,在市區繁華商業街背後,大路、縣巷、後街、衙後、廟前和坊巷6條古街縱橫交錯。這裡沒有鬧市的喧囂和快節奏,隨處可見老房的滄桑和清靜的慢生活。修鐘錶、裁縫店、古玩字畫等民間老行當、老字型大小隨處可見:
此時,肚子也餓了,大路街未見美食,走去家樂福,看來看去還是吃肯德基。
餐畢,有位同事說,這裡附近有間梅峰寺,規模比南少林寺還大,因此我們就去看看。
於15:19至梅峰寺,全名是梅峰光孝寺,位於市區內勝利路中段。因宋時山上遍植梅樹,徽宗賜額“梅林佛國”,故稱“梅峰寺”:
在梅峰寺中軸線上,依次分佈著六進殿堂:山門牌坊、天王殿、瞻拜亭、大雄寶殿、法堂(上為藏經樓)、大悲殿。左側分佈著伽藍殿、鐘樓、客堂、齋堂、僧舍、功德堂;右側次第為祖師堂、鼓樓、淨業堂、禪堂、方丈室等:
梅峰寺最為引人注目的是20世紀80年代建於山巔處的大悲殿。梅峰海拔雖僅55米,但兀立城中,加上高22米、三重簷、懸欄高閣式的大悲殿,就顯得格外宏偉壯觀:
大悲殿中一尊高14.2米的觀音坐像,高度為八閩之最。據說,僅金身貼塑,就用去黃金1.5公斤:
整個建築依山而建,次第上升。梅峰寺的整個建築古樸大方,巍峨壯觀,佈局主次分明,鍺落有致:
莆田二十四景之一的“梅寺晨鐘”,指的是梅峰寺淩晨的鐘聲洪亮低沉、渾厚綿延,悠揚悅耳,清幽久遠,音域覆蓋面廣,莆陽大地均可聽到,堪稱荔城一大景觀。
梅峰寺的銅鐘,我們想應在鐘樓上,但鐘樓未開放參觀,無法一睹莆田二十四景之一的“梅寺晨鐘”,甚為遺憾,只好搭公交車回涵將住處,今天莆田一日遊,已遍覽莆田二十四景,其中三景:南少林寺、九華疊翠、梅寺晨鐘,相當滿足了:
以上,謝謝欣賞!(老卓記述於106. 03.25 PM20:46)